这里,稻浪与云海相映成趣,现代农业与文旅碰撞出璀璨火花;这里,电商直播的声波穿越群山,让长白山下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四方;这里,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的故事,正在新时代续写动人篇章。边陲小城龙井,正在以“农旅融合、南宫28登录入口数字赋能、文化铸魂”的创新实践,奏响边疆振兴的时代强音。
走进良田百世运动假日景区,这里是集运动休闲、农业观光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园区。近年来,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,良田百世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成功打造了融合科研、生产、观光、教育等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。
科技驱动农业生产,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智慧种菜”。作为产业园的核心板块,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智能温室和日光温室实现数字化管理跃升。1.4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内,无土栽培、垂直农业、水肥一体化等前沿技术得到集中展示。“通过传感器实时调控温光水气,我们实现了从种子到菜篮的全流程可控。”园区负责人介绍,该模式使生产效率较传统种植提升了40%左右。如今,通过智能温室工厂化生产、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及农旅融合模式,园区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,更探索出“高效生产+科普推广+品牌营销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 目前,园区种植的有机大米等农产品已通过线上平台销往一线城市,新鲜果蔬则通过线上、线下渠道覆盖周边商超。
科技种菜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产量上,更延伸至文旅领域。园区创造性融合运动休闲、度假康养、研学教育等业态,游客既可徜徉花海,又能参观科技农业展示馆,直观了解植物工厂、智慧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。2024年,园区接待游客突破45万人次,通过农业生产、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的有机融合,“良田百世模式”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地综合效益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型实践范本。
当科技种菜为龙井农业插上翅膀,数字经济的浪潮则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。随着“手机变农具、数据成农资”的新业态兴起,龙井市近年来积极探索“电商赋能+人才孵化+产业振兴”的特色发展路径,以直播电商为引擎,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。为充分发挥龙井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孵化器作用,龙井市商务和外事局组织了一系列新电商产业“兴边富民”试点村培训活动,帮助当地合作社、村干部、西部计划志愿者及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电商基础知识,提高网络营销能力,推动本地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“今年,我们计划开展普及型和实战型培训1000人次,目前已开展了3场,共动员345人次参加培训,成功培育出10个边境村的直播带货团队。”市商务和外事局电子商务科科长李光子表示,下一步,该局将继续深化“电商+”模式,计划通过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,加速新电商产业引擎的推进,为本土直播人才的成长提供优渥的环境,让边境的特色农产品跨越山水,拥抱更广阔的市场。
产业振兴与数字赋能为龙井注入了经济活力,而红色文化的深耕则为这片土地筑牢精神根基。近年来,龙井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,讲好红色故事、传承红色基因、凝聚奋进力量,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。
红色基因凝聚民族团结奋进力量。近年来,龙井市以“循迹溯源·凝心铸魂”为主题,对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全面升级改造,打造了集教育、体验、研学等于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。基地占地6.7万平方米,涵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、红色印记追忆区、民族复兴同心路及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四大板块,并设有17处墙体浮雕、14处圆雕、12处主题景观及1个红色革命历史展厅,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。
据龙井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伟财介绍,龙井市依托“一核八翼”教育实践基地,开发了10条研学线门特色课程,串联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、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等点位,推出“护国安宁 无声功勋”韩乐然展等课程,目前已接待研学团5000余人次。同时,创新红色沉浸式实景体验活动,通过“讲解+演绎”互动,开展演出200余场,接待群众超千人。未来,龙井市将深化“红色文化+民族团结”实践,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从科技种菜到电商兴农,从红色研学到民族团结,龙井市以创新为笔、以文化为墨,在边疆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文化繁荣、人民幸福的边疆发展新图景。这座边陲小城的实践,正为新时代边疆振兴提供可借鉴的“龙井方案”。